笔记太多太零碎?奉上我的写作秘密武器
前几天,少楠评论了我的一个即刻动态。
这个动态里的想法源于我在 flomo 共建群里看到的一个群友的提问:
大家有没有什么整理 memo 的小技巧,感觉随着时间推移,大量零碎的不成体系的 memo 增加了我对 flomo 使用的压力。
在整理思路的时候,我上知乎搜了搜,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有遇到:记录了很多笔记,但是因为记得太多,导致笔记杂乱、臃肿,仿佛长年累月吃进了很多无法消化的杂食,这些庞大数量的笔记无法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产生了一些压力甚至焦虑。
可能会有的解决办法
有的朋友会选择在定期对笔记进行删减和清空,按照「极简」的思路,对笔记做减法;但也有人说不用删,因为总有一些句子和当时的闪念会启发到你,成为你日后文章的素材。删与不删,让人纠结。
也有的朋友选择了对现有笔记打标签、做分类。这样可以尽可能多地覆盖已有笔记。这也是一个办法。
但是在一次性批量打标签、做分类的过程中,我们无法细致地品味每一个笔记和还原当时记录时的上下文。
说到上下文的还原,我就联想到了「渐进式总结」[1],通过高亮、笔记和提炼的多个层级的备注,让笔记既能在高空中一目了然,又能潜入笔记的具体上下文。渐进式总结的核心思路是写给未来的自己,所以我们需要尽可能让未来的我们在提取笔记时更容易。
一个多月前,我在赋闲在家,时间充裕,在 Obsidian 上记的笔记都比较翔实,也会用 Cubox 践行渐进式总结。但是,当我人来到义乌后,经常出门不带电脑,突如其来的碎片化灵感只能记录在 flomo 里,这让我意识到记笔记的场景不一定是深度的阅读和学习。可能是洗澡时某一个闪念一划而过;也可能在读书时的拍案叫绝的临时摘抄;或者是经历过一次新奇体验的“正念时刻”,想要立马记下来。
如果还要我先打上标签,然后列出关键词,还要做好分类,并且要介绍清楚当时的背景、上下文,可能当我写完这些后,灵感已经因为被遮蔽太久,而又掉回思维的深渊里了。那种突然有一个灵感,但随后因为被打断而忘记,对灵感捉摸不定的不可控感真的太不好受了。
面对现在已有无从下手的臃肿笔记,不管是分类、打标签,还是做有层级的摘抄,对所记内容没有深刻印象成为了很多学习者的痛,那应该怎么办?
小碎片与大系统
记录的笔记是小碎片,但我们心里想要构成的是大系统,这前后形成了很大的差距。
这里有个悖论是,如果我们能像某个领域的专家一样对大系统了然于胸,那需要做的只是自上而下的拆解。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学习一个新领域,或者刚开始经历一个新行业,来到自己不熟悉的环境里,找不到书和老师,我们只能自下而上地整合。
从小碎片到大系统如同一步登天,这中间的阶梯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假设最终的系统是一本书,那么中间的阶梯就是一个个章节,章节再往下分就是一个个小节,小节里会有一个个故事、知识点、碎片想法。
所以对于我这样的外行人来说,我能做的就是先想办法生成「小节」,就是一篇短小的文章。用文章来串联我的笔记、经验和知识。一篇三五千字的文章介于大系统与小碎片之间,成为组成系统的元素,也成为连接碎片的桥梁。哪怕这篇文章只是展示 memo 中的个别案例,或是知识的片面,但它一定是我们回忆和调用时最好的钩子。
那要怎么去串联这些零碎的内容呢?
笔记与笔记的连接
在聊笔记之间的连接之前,我想先引入一个符号学的概念:无限衍义(infinite semiosis)。
在《「符号与经验」如何影响我们的学习?》里,我们已经知道,符号本身没有意义,但是因为对符号有解释,才会具备意义。
比如「月亮」二字并没有意义,「月亮」这个对象也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我们对月亮的解释:在《月亮和六便士》里,月亮代表理想;对于狼人来说,月亮是他变身的条件;中秋之时,月亮代表着阖家团圆。
符号学家皮尔斯将符号所引发的思想称为“解释项”,并对符号给出了一个绝妙的悖论式定义:“解释项变成一个新的符号,以至无穷,符号就是我们为了了解别的东西才了解的东西。” [2]
就像成语接龙一样,一个符号始终需要另一个符号来解释,另一个符号还需要下一个符号解释,以此类推,无限衍生。
比如要解释月亮,我们会用「狼人」这个新符号来解释,那什么是狼人?狼人是西方民间传说的一种兽人,是「吸血鬼」的劲敌。那吸血鬼是什么?西方民间的传说怎么来的?……
这个理论也预言了互联网的万维网,每一个链接会展示一个站点的页面,一个站点里有很多去往其它站点的入口链接,其它站点又与更多其它站点相连,组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共同体。
我们把这个思路运用在笔记里,似乎也有类似的感觉:一个笔记本身的意义是有限的,如果有其它的笔记来解释这个笔记,那么这个笔记的意义就会更大。
比如我搬货的过程和方法记录下来,这个时候,当我把「搬货经验」与「过程性知识」这个概念联系在一起时,搬货的过程就具备了更大的解释意义。而一篇连贯的文章,无非就是处理多个笔记之间建立网状的连接,梳理成逻辑结构关系后,以线性的浏览顺序展开。
所以,一条零碎笔记它再被整理,也是一条孤立的笔记,只能局限在当时的体验和认知上。比如“这句话真妙”、“这道理真深刻”、“这体验真难忘”、“这知识对我真有启发”……
我们要做的是跳出孤立的笔记,与其它笔记相连,让它赋予更多的意义。
为什么看似无关的概念也能发生巧妙的连接?
因为一些概念始终都会有更大、更抽象的概念去囊括它们。比如“算法”和“人类经验”有什么关系?人通过阅读、生活、工作吸取经验,然后归纳成一些模式和道理,这个过程,与机器学习生成固定算法模型的过程很像。「算法」和「人类经验」都处在「学习」这个更大的范畴里。我们就可以拿机器学习的过程来对照人脑学习的过程,并由此给到读者一些启发。
这个连接的过程像什么呢?想象在一张笔记地图里,有很多个暗淡无光、相互独立的小人,每一个小人都互不认识。这时候,你先点亮了两个人的朋友关系,然后点亮了第三个人,他们一起形成了协作,组成了一个团队种植土豆,接着,你又点亮了其它几个暗淡无光的点,这些人是做生意的人,他们与种植土豆的人产生了连接,产生了商贸关系。这个主题也许就叫《土豆的种植与产品价值链》。
知识之间的相似、案例与理论的前后呼应、原因与结果、时间的传承……理论上,我们可以把任意的概念组合成我们想要表达的想法,并且在这个过程里,完成对这些概念的更深入的理解。
怎么进行内容的创新?
这里是我做内容创新大概的步骤,可作为参考:
第一步:回看近期笔记,从笔记中提取关键的概念,并且再次消化、深度加工; 第二步:脱离已有笔记,在纸上完成概念的头脑风暴,洞察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复看固定笔记,补充笔记,产出文章。
第一步的关键在于从笔记中提炼出你感兴趣的概念。只有以「概念」为最小单位,才能形成更多的连接可能性。没有人能够在没有积累的情况下就开始写作,所以在一开始对你近期的笔记进行反刍很重要。我会常常在碎片的时间打开近期笔记去反刍,然后印在脑子里,时不时地思考。第三步的关键在于进一步细化、梳理文章的论点、逻辑,以及确定好呈现逻辑。这次,我想重点分享的是第二步:在纸上完成概念的头脑风暴。
我自己在很早之前,也不自觉地喜欢在纸上进行思考。当我手握一支笔,面对着一张白纸的时候,我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当前」的思考上。让自身进入到专注的心流状态。此时,脑海里任何飞逝的念头都可以被我捕捉,我就像捕捉闪念小精灵的魔法师,将它们抓住然后放在纸上(也可以是 iPad,只要是空白页就行)。
一个概念写出,另一个概念浮现而出,它们之间存在着若隐若现的联系,然后概念越来越多,充斥在整个纸面上。
为什么会在纸上做?
我的习惯是,让自己在面对白纸前先忘却掉自己写过的内容,仿佛什么也不知道。然后再凭着直觉,自动生成我脑中印象深刻的概念。这样的好处是,我写出来的概念一定是经过我思考的,并且不要担心概念与概念之间没有联系,因为它们在此时此刻出现在白纸上,一定是有原因的。这时候,很多脑子里比较重要的信息和想表达、分享的概念,就会从白纸上涌现出来。也许是一个词,也许是一句话。
这个在《学习如何学习》中,写作教练 Daphne 说得很形象,创作的过程就是把大脑里的信息全都“呕吐”在纸上。在这个过程里,不要对自己写的东西进行评判 [3]。用“Yes! and...”的思维不断往下延伸,去抵达你内心思想的最深处。你可能会意识到之前都未曾想到的概念、知识、故事,这就是你灵感迸发的时候。
不过,你也可能想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念头,比如“好热,想吃个冰糕”、“宋引章这个角色不太讨喜”、“我肚子好像比之前大了一些”……当你发现自己跑偏时,也不用去阻拦和排斥它。去接受它,然后把这些念头都写在纸上的某个角落里,就好像安抚内心的那个小孩,让他先到一边去想,等小孩缓缓离开后,你再自然地回到主线上,沿着之前的概念去碰撞、生长出新的概念。
这就是我写作和学习的最核心、最关键的流程。它对我的益处不言而喻,我也想把它分享给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在这段之前,我通篇没有提及写作,但是整篇文章就是在分享一个我无限受益的写作方法。
这个方法,L 先生称之为「概念图」,汤质(「看本质」主理人)称之为「听话作图」,都存在相似的内核。前者更注重概念与概念之间的作用关系,后者更注重概念与概念构成的可视化模型。但是它们共同的作用,都是通过以自己的视角,将概念与关系在纸上呈现出来,以便能从客观的角度审视、消化、创造这些概念和其关系。
语言构成了“我”的思考,但是思考不是“我”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这个方法很复杂,很难掌握?但是我想说,不要把它看得太重要。把你的思考写在纸上,目的其实是帮助你脱离思考,探寻内心的自己。
因为「思考」只是你的工具,不是你的全部。
不管我们是在读书、看视频、听音频,我们接受的都是文字符号,而我们在接收、翻译、消化、表达、写作的整个流程,也在运用这些文字符号。可以说,我们大多时候接收信息的方式,就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
诚然,语言是人类很伟大的发明。但是它也塑造着我们的文化,左右我们的认知,判定我们的价值。拿最近的安倍晋三的事件来说,我们可能大多数人都没见过他本人,也不了解他的家人是谁,他生活怎么样,但是他去世的消息竟然会让远在千里的国人产生与常人不一样的情绪。我们透过由符号组成的主观印象,就对一个我们知之甚少的事件和人做价值判断,这件事是很可怕的。就连新闻记者和编辑也是用「主观符号」整理和传递出的,我们如何去给到“真实”、“公正”的评判呢?
作为一个人类,因知晓另一个人类死亡的基本共情和感受就被由符号组成的文化、偏见掩盖了。我们要警惕过去接收的文化和符号,甚至因此产生的种种思考,“思考”、“概念”只是辅助我们感受世界,认识自己的工具。
当我们把脑海里的概念写在纸上时,笔和纸会开始代替我们“思考”,一旦被显化的思考开始被自己观察,那自己是谁呢?我想,这时候的自己可能更接近“我”。因为“思考”不是“我”,它只是工具。也可能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更好完成所谓的“创作”。
结语
来义乌后,我也用 flomo + Procrafts(一个在 iPad 上支持无限延展的画布)+ 石墨文档,写了《来义乌这些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人设”的陷阱,如何应对网络中的“虚拟自我”?》,让我感到欣喜的是,「人设」这篇不仅上了少数派的首页,还被阅览室的编辑老师认可后推荐给先锋读者阅读,这都多亏了这次所分享的方法。
《卡片笔记法》里说:
你学习和收集的东西越多,你的笔记就会越有用,就会有越多的想法组合在一起,并激发新的想法,也就越能轻而易举地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
但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想法的组合和激发来源于「及时」地回看、编辑,而如果你是以写作为一个阶段性目标,它会调用你更多的经验和思考,去完成对这些笔记的深度理解和运用。对着空白的纸和屏幕去头脑风暴,不代表你是从零开始写作,而是带着笔记浓缩后的概念、印象、思考去展开创作。
其次,笔记与笔记的链接背后,有一个发散点、一个收敛点。发散的地方在于你对概念的头脑风暴;而在对概念进行关系处理、归纳、拆解的时候,是收敛的状态。这需要我们在两个状态里进行切换,不能一味地发散或一味地收敛。
再次,梳理、连接、创作都需要很多的时间。有想解决笔记冗余的前提是不想付出任何时间和精力,想一劳永逸。但学习和写作是一件对自己负责的事,大脑是自己的,思考的过程没有谁可以代劳。
用文章主题串联和整理的过程,就是对笔记点石成金、变废为宝的过程。而且这样去阶段性回顾、整理笔记,会比单独整理笔记更具备创造性,经由你思考、编辑再公之于众的内容,一定是印象最深刻的,当你的文章写出来后,花费的时间也都是值得的。
最后,真心希望读到这里的你能把这些方法尝试和使用起来,然后与我交流,如果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到你学习和写作,我会非常开心!
内容参考&推荐
[1] 我最早学习到「渐进式总结」是看到少楠在 notion 上的整理和翻译,推荐学习。
https://pmthinking.notion.site/3a8c5d77b5be42c58719d174bfbfa935
[2] 无限衍义的理论来自《赵毅衡著.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本)》,这里涉及到皮尔斯的「符号三分式」,即符号的解释项、对象和再现体,「无限衍义」是基于三者关系动态变化的。这里为了降低理解成本,对内容作了缩减。
[3]《学习如何学习》-P14 1.14 写作教练 Daphne 访谈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W411C7d8?p=14&vd_source=fa67bf7bb33d46d26e4b5844c85a55a8
💌 更新
分享学习和成长的
深度「思考框架」和「关键概念」